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名字:

 

名字 苏轼(6)
解析 苏轼(6)

明代陈汝元传奇剧本《金莲记》(见《六十种曲》第六册)中人物。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氏。父苏洵,弟苏辙。苏洵携二子赴京应试,苏轼兄弟同登进士。皇帝临轩策士,轼名列第一,辙第二。帝喜,「命撤殿前金莲御烛,送轼归第」。与轼同榜的章惇说:「既忝同登,吾辈愿分邻照。」苏轼则说:「独蒙特宠,他人敢借余光。」章怒,拂袖而去。一日,苏轼谒程颐,与程颐、王安石、章惇「共议国是」,反对王安石的新法。程、王、章合谋,决定将轼「置之外任」,轼因此被贬杭州。轼在杭,经妓女琴操介绍,纳妓朝云为妾。章惇为陷害苏轼,诬苏「怨主」、「嘲时」,指使御史舒亶,于苏轼诗中,寻章摘句,罗织罪名。将苏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数年,苏轼筑雪堂,游赤壁,赋诗作文。章惇为丞相,游妙觉庵,遇琴操,被讥嘲,迁怒于苏轼,诬告苏轼在黄州「全无悔罪之心,反有玩世之意」。苏轼因此被「量移儋耳」,发往海南安置。在儋州,「官舍不容寄迹」,苏历尽艰辛,买下鲍妪茅屋居住。天寒,鲍妪受冻,苏怜老恤贫,退屋焚券,妪深受感动。秦观时居谏职,上表为苏轼申辩。皇帝降旨,「苏轼着以礼部左侍郎兼端明殿学士,驰驿赴京。章惇发雷州安置,永不叙用。」苏轼离儋北上,章惇离京南下,二人于途中邂逅相遇。时章惇为鲍妪子鲍不平所俘,鲍欲杀章,为苏报仇。苏以德报怨,为之说情。章免于一死,羞愧而逃。苏回京後,与父母妻子团圆。苏轼有儒、释、道思想,是北宋着名文学家,诗清雄,词豪放,文如海。《金莲记》中关目,大抵据史传或笔记小说敷演而成。如「乌台诗案」,即以史实为据。但有些情节,证之史传,在时间上却前後颠倒。如撤御前金莲烛送归,实为苏轼五十三岁时宣仁太后召见时事。剧中写苏轼离黄州团练副使谪所,即赴儋州,亦与史实不符。《金莲记》把苏轼同章惇的矛盾作为主线贯穿全剧,也不尽符合历史事实。

随便看

 

宝宝取名字大全收录352129条名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男女名字的字义及寓意解析,是宝宝取名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8-2024 ett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6 23: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