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75—1958
【介绍】:
书法家。
原名守忠,後名嶙,早年字盅孚,後更为蜕,号蜕庵、蜕公、无公等,别署繁多,如本无、罪松老人等。江苏常熟人。
曾为前清廪生,後入南社,为南社名书家。
後入同盟会拥护辛亥革命。
由于痛恨袁世凯窃国,退居不仕,号为退庵。後从事教育,初在上海城东女学,後入爱国女中,继蔡元培後代理校长。
晚年居苏州,以鬻书自给。50年代後,被陈毅举荐为江苏文史馆馆员。
其书法四体皆精,尤工篆书,初学邓石如,後折衷于《石鼓》。
篆书秀丽端庄,均整流转,骨肉丰盈。隶书多取《张迁》、《衡方》诸碑,以浑秀见长。草书近隋贤《出师颂》,後学傅山。
行书取法苏东坡以及黄道周、刘墉等,能取长避短,自成一家。写碑额常将字压得很扁,然宽展流畅不局促,自谓南康徐铉「蜾扁」之法。书法被苏州人誉为「结棍」(厉害之意),又誉为「棉裹针,中藏棱」。刚柔相济,博大精深。不失为一代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