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 | 傅亚夫 |
解析 | 傅亚夫 【生卒】:1906—1994 【介绍】: 原名邦闻,字亚夫,江西新喻(今新余)人,1906年12月14日(清光绪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生。 幼年,读私塾两年,稍长,插班县立初等小学三年级,续升高等小学。1921年,考入江西省立第五师范学校。1926年夏毕业,任县立国民小学教员,秘密组织中国国民党党部,参加国民革命。 1927年初,由县党部保送赴武昌,考入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接受军事训练。嗣因言论问题,经友人密告,旋被劝其离去;6月,返回新喻;後赴沪,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编入工兵大队第三队,旋考入军校要塞炮兵班。1929年冬毕业,分配吴淞要塞任职。 1930年3月,返南京中央军校高级班深造;中原大战时,随蒋介石驻守商丘,担任警卫。战争结束後,以中尉排长身份,在豫东招训新兵,1931年冬,派往第十九路军第十师参谋处,任报务员,随队驻防苏州。1932年,调赴南京,任职第六十一师干部训练班,负责训练新兵,任第一队队长;夏,随第十九路军赴闽,先後任职第六十一师炮兵营及参谋处;秋,考取陆军大学。1935年12月,毕业于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一期,分发中央军校,任第十期学生战术教官。1936年3月,应豫皖「绥靖」主任刘峙邀请,赴开封,任该「绥靖」公署中校参谋,负责保管颁发徐海等地区之国防工事图籍,及作战计划等机密文件,八个月後,升任豫皖「绥靖」主任公署参谋处作战科上校科长;12月,西安事变爆发,随刘峙赶赴前綫,兼任「讨逆军」东路集团军总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其後,东路集团军总司令部改制为前敌总司令部,仍任作战科科长。 1937年4月14日,任陆军工兵中校;7月,抗日战争爆发後,随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刘峙赴保定指挥作战;9月24日,保定失陷;30日,孙连仲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旋傅升任豫皖「绥靖」主任公署参谋处处长。嗣因萧西清任参谋处处长,傅调为参谋处副处长;冬,刘峙兼任陆军第一区督练公署主任,傅调任为督练公署第一处处长。1938年7月,调任鄂湘川边区「绥靖」公署参谋处长,旋又改调任高级参谋。1939年春,调任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6月,晋任陆军工兵上校。1940年初,调任第一补充兵训处参谋长。後调第八补充兵训练处,再调新编第二十八师任参谋长。 1942年春,奉命自滇赴缅甸作战,并兼任瓦城(曼德勒)卫戍司令部参谋长;夏,撤退返国。冬,辞职赴渝闲居。 1943年春,调任陆军第六军少将参谋长。1944年10月,调任新编第三十九师少将副师长,仍留第六军服务。 1945年4月,获颁四等云麾勋章;其後,新编第三十九师奉令撤销,并入陆军第五十三军,嗣解职返渝,任参议,服务于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部长办公室;11月,调任国民政府参军处军务局少将高级参谋兼第一科科长。1947年春,调任陆军第八师师长;後改调整编第一九五旅任旅长;兼任滇东警备司令。 1948年3月17日,调任国民政府参军处参军;7月28日,调任总统府第三局副局长;9月22日,晋任陆军少将。1949年1月15日,晋级陆军中将;同月21日,蒋介石引退,傅辞职回乡;5月,由赣赴粤辞去第五十七军副军长,自请调为台湾警备总司令部高级参谋;7月,抵台湾後,改调「东南军政长官公署」任职。1950年3月,蒋介石在台湾复职,傅任「总统府」第二局副局长,兼「国防部」联络室主任;10月,调「国防部」第一厅厅长。1952年1月,任「总统府」第二局局长;3月10日,任陆军中将。 1953年,入「国防大学」联合作战系第二期选课旁听。1958年8月,调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67年退役。1994年12月21日病逝。 终年88岁。 |
随便看 |
宝宝取名字大全收录352129条名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男女名字的字义及寓意解析,是宝宝取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