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研究员。
男,1937年2月出生,辽宁旅顺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主要贡献:从事岩石学、地球化学和矿床学的研究。30多年来先後承担并组织实施多项国家攻关课题和中科院重大、重点项目。
在花岗岩、花岗伟晶岩及稀有金属成矿作用方面,提出了华南花岗岩类多成因的观点及稀有金属成矿与燕山期重熔花岗岩有关的理论。在火山岩研究方面,将中国东南部中生代火山岩划分出3个系列,并建立了成因模型。
新疆北部额尔齐斯大山岩及其含矿性研究,首次揭示了北疆晚古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点及其形成于俯冲造山、碰撞造山和陆内拉张等不同的地质物造环境,创建了本区火山活动和金属成矿模式。成果居国内领先,部分达国际水平。
1989年赴澳大利亚考察和研究了新南威尔士阿拉斯加型超镁铁岩及铂矿,提出了铂矿活动和富集与後期硷性岩浆活动有关的见解,已为生产所证实。研究成果中「华南花岗岩类地球化学」获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宁芜型铁矿形成机理」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
主要着述:《华南花岗石类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额尔齐斯火山岩成岩和成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