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名字:

 

名字 王鸣盛
解析 王鸣盛

【生卒】:1722-1797

【介绍】:

字风喈,号礼堂,又号西庄,晚号西沚,江苏嘉定人。

年十七,补诸生,岁试屡获前列,才名藉甚,被拔至紫阳书院深造,并拜名家沈德潜为师。乾隆十九年(1754年)大考翰詹,名居魁首,擢侍读学士。

二十四年,充福建乡试正考官,「寻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坐滥支驿马,左迁光禄卿寺。」(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不久,藉丁母忧,遂蛰居林下,专事读书着述。

其代表作为《十七史商榷》。该书是其以汉学考证方法治史的结晶,不仅在史学界、目录学界广有影响,而且也是有清一代的名着。

从目录学角度观之,其成就有三:一、精辟的论述了目录学的意义。认为目录学是读书之门径,他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见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二、关于学识对校勘的作用的评论,多有见地。

认为宋朝的晁公武,以迄明代的焦竑等辈,多不会剖判古书的真伪,不懂监别版本的好坏和校勘字句的讹谬,这是他们学识不高的表现。因此,有的人尽管搜奇访秘,多见广闻,但因没有学识,只能固守,而不能加以阐发,从中吸取精华,有益于後世。

三、评述四部分类法的沿革。王鸣盛认为: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始自晋荀勖《晋中经簿》,其分类远较其前後存在的七分法合理,认为该目子部不应在史部之前;诗赋等下,忽有汲冢,亦不可理解;况且甲、乙、丙、丁,亦不如直呼经、史、子、集好。

所以,《隋书·经籍志》依用而又略加变通。自此以後,唐、宋、元、明、清各代所编制的目录,都依《隋书·经籍志》之例,进行分类。

在《十七史商榷》一书中,对于作者生平、版本监别、以及叙例诸问题,谈得都很清楚,颇有参考价值。该书之内容大多与目录学有关,也可以说是一部目录学专着。

还着有《尚书後案》、《周礼军赋》、《蛾术编》及诗文集四十卷等。

随便看

 

宝宝取名字大全收录352129条名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男女名字的字义及寓意解析,是宝宝取名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8-2024 ett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8: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