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兰陵王 春恨 张元干 |
释义 | 兰陵王 春恨 年代:【宋】 作者:【张元干】 体裁:【】 类别:【】 卷珠箔,朝雨轻阴乍阁。 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 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 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怯杯勺。 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 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 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信飘泊。 寂寞,念行乐。 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琼枝璧月春如昨。 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 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注释】 词题“春恨 ”,在宋黄昇《花庵词选》中为“春游 ”,实际上是作者亲身经历丧乱之痛,借以寄托对国事的忧愁与痛苦。全词分为三片,意脉贯通。明吴从先《草堂诗余隽》引李攀龙云:“上是酒后见春光,中是约后误佳期,下是相思如梦中 。”从整篇词的结构而言 ,这样理解是可以的,但还只是表面的理解。 如果透过含蓄曲折的笔墨,从表面深入到内部,就会发现词人在南渡以后所渡过的黍离之悲,所以不能仅仅拘泥于“春恨”。 词的开头“卷珠箔 ”二句,点出了环境 。“乍阁”,即初停。这是化用王维《书事》“轻阴阁小雨”句意。一个春日的清晨,词人登楼卷起了珠帘,窗外看去绵绵的阴雨刚刚停止,和煦的阳光已照楼台。外面一片温暖全词的情与景由此生发铺展 。“阑干外”以下写从楼上眺望的种种景象:如烟的柳条,在晴光中摇曳;阶下绿油油的青草,映衬着芍药,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意 。好一派诗情画意“ 烟柳弄晴”,并非专门咏柳,目的是挑起词人的情思 。折柳送别, 在汉唐以来已形成了一种社会风俗。周邦彦的著名词篇《兰陵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就是借咏柳而抒别情。眼前的柳丝依依有情,似乎又矣笔俱有送别之态。紧接“东风”二句陡转,出现另一种物景。强劲的东风把刚长出来的花吹落了,烘托出一种凄然伤神的气氛。“屏山掩”三句,与上文的所见相回应,由景生情,实写词人当时的心境 。“屏山 ”即屏风。 “沉水 ”,即沉香 。“中酒”即著酒。这里写出词人怕饮酒的心理状态,蕴含着复杂的思想感情。 第二片追忆过去游乐的情景。换头“寻思旧京洛”,承上转下,从现在的伤春伤别,很自然地回想起过去在汴京的游乐情景。“京洛”,洛阳,东周、后汉两朝皆建都洛阳,故称“京洛”,这里地是指京师即国都,借指汴京。作者在《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中写过:“往昔升平客大梁,新烟燃烛九衢香。车声驰道内家出,春色禁沟宫柳黄。陵邑只今称虏地,衣冠谁复问唐装。伤心寒食当时事,梦想流莺下苑墙 。”诗中所写思念故国的悲伤心情,与词作者主旨是一致的。不过词的写法较诗而言比较含蓄婉转 。一个“旧”字,蕴含着多么深刻的时代意念。宋翔凤在《乐府余论》中说 :“南宋词人系心旧京,凡言归路,言家山,言故国,皆恨中原隔绝 。”这里思念“旧京洛 ”,正是中原被占的遗恨中引起下文“往昔升平客大梁”的游东情景,更增添离别之悲 。“正年少疏狂”三句,词人想起当年在汴京放荡不羁的生活。白居易诗 :“疏狂属年少 。”少年时征歌选色,外出游春的车马已准备好,只是催促着好赶快梳妆打扮。油壁车,女子所乘 ;“催梳掠”,其中有女子同行。“曾驰道同载”三句 ,专写游赏,但不专注一时一事。驰道,即御道,皇帝车马所经过的道路。上林,秦汉时期为皇帝的花园,这里借指汴京的园林 。“收灯毕,都人争先出城探春 ”(《东京梦华录》卷六),这是“灯夜初过早共约 ”的注脚 。同载、携手、共约,情事如见,都是“年少疏狂”的事。至此,一笔写来,都是热闹欢快的气氛。可是,紧接着“又争信飘泊 ”!突然结束了上面的回忆,似断又续,极尽顿挫之妙。这使人仿佛从梦幻意识中回到清醒的现实,感情起伏,跌宕之中透露了作者的真情 。“争”同“怎 ”。词人怎么能料想到昔日歌舞升平商业繁华的汴京,如今已落到金兵的手中,而自己又过着逃难的飘泊生活。这种悲哀从上面的欢快和畅的景象中显露出来,以欢愉的情调映衬离别后的孤寂,更显得凄楚难忍。 第三片从回忆转写别后思念之情,主要抒写离恨之情 。“寂寞,念行乐”以下,紧承上文的“疏狂”到“飘泊”而来,注入了对旧人的深切怀念之情。“甚粉淡衣襟”三句,是想像她已摆脱了歌女生涯,而美貌依然 。“琼枝璧月春如昨”一句,本是南朝陈宫中狎客为赞美张丽华、孔贵嫔等容貌而写的诗句“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见《陈书·张贵妃传》。这三句,怀念旧人,同时也是怀念故都 ,写得迷离惝恍,而寓意于其中也可寻得。以下转入别恨与相思 。“怅别后华表”二句,借用典故,抒发人间沦桑之变,好景不长的深慨。传为陶渊明潜作的《搜神后记 》载,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落于城门华表柱上,言曰 :“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此二句用“怅”字领起,寄意深刻,语更明了而又委婉含蓄。 结末“相思除是”二句,用口语写情,感情委婉真挚。“除是 ”,除非是的省略。这里词人把多少不敢直接说出的别恨,统统倾注在酒杯里,痛饮尽醉忘去那些恩恩怨怨 。“向醉里、暂忘却 ”,犹如众流归海,不仅感情深厚,而且“辞尽意不尽 ”,言外之意含有眷念故国的无穷隐痛。这与李清照《菩萨蛮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的情意相近,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抒发爱国思想的词作,写得情韵兼胜,委婉真切,代表了作者的另一种风格 ——即婉约的风貌。 在艺术技巧上充分显示出组织结构的严谨 。全词上、中、下三片,从眼前伤春到追忆往昔,再转入现实相思,有铺排,有转折 ,环环相扣 ,逐层深入,并用“别恨”一气贯串。尤其是过片处意脉连贯,情致婉转曲折。其次是寓别恨之情于清旷的境界之中,使整首词的词境显得既沉郁又婉丽。 【出处】 |
随便看 |
|
诗词鉴赏大全收录268992条诗词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