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 | 邓初民 |
解析 | 邓初民 【生卒】:1889—1981 【介绍】: 原名经喜,字昌权,湖北石首人,1889年10月20日(清光绪十五年九月二十六日)生。5岁,随父亲入私塾啓蒙,改名希禹,继考入石首县高等小学,毕业後,考入荆南中学。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後,赴武汉,考入私立江汉大学,嗣改名为初民。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杀,江汉大学解散;5月,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政法大学,攻读法律。191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留日学生总会,任总会评议会会长,兼任会刊《民彝》编辑。1917年,毕业回国。1919年6月,被邀赴公立太原法政专门学校任教,抵太原後,被山西督军阎锡山留为参加撰写辛亥革命回忆録。後任进山中学教员。1924年,公立湖北法政大学聘为教务长,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当选为国民党湖北省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委,後又兼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青年部部长及宣传部部长;同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任湖北省临时政务委员会(後改为省政府)委员,先後在国民党湖北党务训练班、文官养成所及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与孔文轩等为湖北省临时政务委员会拟订《惩治土豪劣绅暂行条例》和《审判土豪劣绅暂行条例》,任审判委员会审判长。「四一二」政变後赴上海,在国立暨南大学、私立艺术大学、私立中国公学等校任教,与李达等组织本社。加入社会科学家联盟,任主席。1933年秋赴广州,在国立中山大学任教。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後,离穗赴香港。翌年2月,回广西,任教于国立广西大学。1937年,与孔庚等创办《民族战綫》周刊,随後组织湖北战时乡村工作促进会。1938年春,至沙市任私立朝阳学院(原北平朝阳大学)政治系主任;夏,随私立朝阳学院迁往成都。1940年底,离开成都赴重庆。1941年,与王崑仑等发起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又加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称中国民主同盟,他以个人身份加入,被选为中央委员。1946年1月,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以顾问身份参加民盟代表团工作,与文化界人士成立政治协商会议陪都文化界协进会,被推为理事,并担任《民主星期刊》和《唯民周刊》主编。1947年1月,赴上海,任民主救国会主任委员;3月,至香港,在达德学院任教。1948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筹建工作,并当选为民革中央常委。1949年初,赴渖阳;9月,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任山西省政府副主席和山西大学校长等职务。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历届连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58年,因病辞去山西省职务至北京,担任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政治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务。1962年,加入中国共産党。1981年2月4日,病逝于北京。终年92岁。着有《社会史简明教程》、《中国社会史教程》、《民主和理论》、《世界民主政治的新趋势》、《中国政治问题讲话》等。着作收入《邓初民文集》。 |
随便看 |
宝宝取名字大全收录352129条名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男女名字的字义及寓意解析,是宝宝取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