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 | 恽代英 |
解析 | 恽代英 【生卒】:1895—1931 【介绍】: 又名蘧轩,字子毅,笔名代英、英、但一、天逸、稚宜、F·M,化名作林,祖籍江苏武进,1895年8月12日(清光绪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二日)生于湖北武昌。 1900年,入家塾读书。1907年,入武昌北路高等小学。1913年,考入私立武昌中华大学预科。 两年後,进该校文科中国哲学门学习。1917年初,任《光华学报》主编。1918年毕业,被聘为该大学中学部主任。 1919年5月,筹备成立武昌学生团,支援北京「五四」学生运动;9月,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2月,与林育南等创办利群书社;同年春,赴北京与李大钊、邓中夏建立联系,受少年中国学会委托,负责编辑《少年中国学会丛书》;7月,被选为少年中国学会评议部评议员;11月,应章伯钧之聘,任安徽宣城第四师范教务主任;1921年7月,加入中国共産党;11月,赴四川,任泸县川南联合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2年4月,任该校校长;7月,任少年中国学会候补评议员。1923年初,辞去川南联合师范学校职务,赴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和西南公学任教;夏,任私立上海大学教授;8月出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中央宣传部长;9月,任上海国民运动委员会委员;10月,再次被选为少年中国学会评议员;12月,主编《中国青年》。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後,获准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宣传部秘书,负责编辑《新建设》;4月,任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宣传委员;7月,任社会主义青年团学生部委员兼宣传委员。 1925年1月,任中国共産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4月,任上海大学行政委员会委员;11月,中国国民党上海交通局成立,兼任局长;12月,与沈雁冰组织国民党左派上海特别市党部。并与沈雁冰等至广州,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议结束後,留在广州,任中共广东区委青年部部长;3月,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兼军校中共党团书记;5月,兼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1927年1月,奉命回武汉,主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工作,任政治总教官;3月後,兼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同月,武汉中央军校更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被委任为校务委员;4月,兼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教员;又出席中国共産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被选为中央委员;「七一五」政变後,往南昌参加起义,任前敌委员会委员,兼政治部代主任;「八一」南昌起义後,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宣传委员会代表主席;10月,被选为中共南方局委员和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主编省委机关刊物《红旗》;12月,领导广州起义,任广州苏维埃政府秘书长。 广州起义失败後,赴香港。1928年6月,中国共産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後,调至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1929年底,调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1930年4月,调任上海沪东行动委员会书记;5月6日,在杨树浦怡和纱厂被逮捕。 1931年2月,被解往南京中央军人监狱;4月29日,在狱中被杀害。年36岁。着有《请看闽西农民造反的成绩》、《闽西苏维埃的过去与将来》、《悼廖仲恺先生》、《民族革命中的中国共産党》、《读〈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党中的共産党问题》等。另有《恽代英日记》、《恽代英教育文选》等。 |
随便看 |
宝宝取名字大全收录352129条名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男女名字的字义及寓意解析,是宝宝取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