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 | 明太祖(朱元璋) |
解析 | 明太祖(朱元璋) 【生卒】:1328—1398 【介绍】: 又称洪武帝。幼名重八,改名光宗,字国瑞。先世居句容,迁至泗州盱眙(治所今江苏盱眙北),其父朱世珍再迁至濠州锺离(治今安徽凤阳东)。家世代务农,少年时曾为人牧牛。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四方旱蝗,疾疫流行,父母长兄相继去世,贫无葬地,靠人施舍才得出殡。他走投无路入皇觉寺(今安徽凤阳龙兴寺)为僧,云游淮西一带,饱经磨难。至正十二年,投奔红巾军濠州郭子兴部,骁勇多智,屡立军功,因得娶郭子兴义女马氏为妻。郭子兴父子亡後,他统率其部,被宋小明王龙凤政权任为都元帅,申明军纪,严禁扰民,争取民心。十六年,渡江攻克集庆路(治今江苏南京),改为应天府,称吴国公,设置僚佐,初具规模。十七年,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奉龙凤政权正朔,与元朝妥协,乘红巾军与元朝在北方作战之机,四面用兵,扩张实力,招贤纳士,网罗人才,礼聘刘基、宋濂等为智囊。二十三年,出兵救龙凤政权于安丰,挟小明王韩林儿使居滁州。亲征江西,鄱阳湖大战,乘风火攻,击败号称汉帝的陈友谅。二十四年,称吴王,设置百官,平定两湖、江西。二十六年,平定淮东,沉杀小明王韩林儿于瓜步江中。二十七年,破平江(今江苏苏州),俘虏张士诚,平定吴地。後又出兵浙东,降服方国珍。1368年,称帝于应天府,定国号明,建元洪武元年,建立明朝政权。出兵福建,擒获陈友定,平定福建两广。派徐达率师北伐,先取山东,旋师河南,占领潼关,直捣大都(今北京),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此後直至洪武二十年(1387),出兵南征北战,挥师入川,迫降明升,灭夏蜀;进军云南,迫使元梁王自杀;平定陕、甘、冀、晋、贵州;师指辽东,兵出塞外,奇袭捕鱼儿海(今内蒙古贝尔湖),远征沙漠,渐次统一全国。洪武元年,定卫所制,士兵另立军籍,世代为军。七年,定屯田法,卫所军屯,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耕种。九年,废中书省,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都指挥司,分管地方民政、刑狱、军事。十三年,以谋反罪诛杀丞相胡惟庸,株连一万五千余人,罢中书省,废丞相等官,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後又重申不许设丞相。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罢御史台,废御史大夫官。十四年,定赋役籍,编里甲,造黄册(户、丁、赋、役清册,以黄纸为封面,十年一定)。十五年,置都察院,设监察都御史、监察御史,加强对百官的监察控制。十六年,颁布科举取士式,规定《四书》用朱熹注,《五经》用宋儒注释及古代注疏。二十年,命国子监生等分行天下州县,随粮定区,每区设粮长四人,并编绘鱼鳞图册(田块图,状如鱼鳞,故名),与黄册并行。二十六年,以谋反罪诛凉国公蓝玉,株连而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二十九年,制定庆贺谢恩表格样式,臣僚先後以贺表文字犯忌讳而死于文字狱者甚多。旧史谓其人聪明神武,相貌奇异,抱有济世安民之志。称帝後,提倡节俭,兢兢业业于政务,多次下诏督促农桑耕织,鼓励开垦荒地,推广屯田,兴修水利;释放奴婢,不许庶人蓄养奴婢,抑制豪强,轻徭薄赋,养民富国,减轻对工匠的奴役,允许匠户服役之外自由造作,减轻商税;重刑峻法惩治贪污违法官吏;分封诸子为王,镇守边疆重地,屏藩皇室,翼卫朝廷;设立锦衣卫,对百官实行特务统治;制定《大明律》和《大诰》,严刑律,以猛治国;规定八股取士,借监汉唐教训,禁止内宫、宦官、外戚干预朝政,奠定了明朝制度的基础。滥用刑罚,也迫使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反抗。洪武三十一年五月,病死于应天西宫,终年七十一岁。葬于孝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永乐元年(1403),改谥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1538),增谥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
随便看 |
宝宝取名字大全收录352129条名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男女名字的字义及寓意解析,是宝宝取名的有利工具。